
你有髮量外觀的煩惱?在台灣常見的解法一次整理
3月 29
讀畢需時 3 分鐘
0
7
0
在台灣,想要改善「看起來髮量不夠」的煩惱,其實有很多方式可以選擇,不管你是想讓頭髮變多、變濃密,還是單純希望視覺上看起來不再禿禿的,這篇攻略都幫你一次整理!
🧼 方法一:日常保養
✅ 適合對象:
頭皮容易出油、乾癢、有頭皮屑
想從日常清潔開始改善髮況

💡 方法說明:
使用溫和、適合自己頭皮的洗髮產品,搭配正確洗頭方式與適當的飲食與作息,有助於維持健康的頭皮環境。可搭配頭皮按摩刷、養髮液等產品使用。

✔ 補充說明:乾淨的頭皮與頭髮,會讓髮絲自然蓬鬆,視覺上看起來更濃密!反之,頭皮油膩、髮絲扁塌會讓整體髮量顯得稀少。
⭐ 優勢:
成本低、可立即實行
可搭配其他方案使用,提升效果
🎨 方法二:造型遮瑕產品
✅ 適合對象:
髮縫稀疏、想立即改善外觀者
僅需要短期使用(拍照、演出、婚禮)
💡 常見類型:
髮型粉、纖維噴霧、遮瑕筆等

⭐ 優勢:
價格親民、即時見效
化妝品類別,使用簡單
⚠️ 注意事項:
遇水或流汗可能掉落
建議搭配定型產品使用以增強持久度
🧢 方法三:假髮 & 髮片的即時變髮術
✅ 適合對象:
活動、婚禮等短期需求
嚴重落髮、斑禿、化療後暫時性掉髮
想要嘗試不同髮型、髮色但不想染燙的人
💡 常見類型:
整頂假髮:直接套戴,遮蓋全頭,適合大面積落髮者。現代假髮已經相當自然,分為機織、人髮、手工等等級,價差極大(約NT$1,500~30,000以上)。
局部髮片(髮際線片、頂部增髮片):補強特定區域,例如地中海區域、M字額角,配戴輕巧且不悶熱,價位大多在NT$2,000~10,000。

⚠️ 注意事項:
長期配戴假髮要注意頭皮清潔,避免悶熱發炎
選購時務必試戴,並注意假髮與膚色、髮際線自然度是否協調
🧬 方法四:植髮手術(FUE、FUT)
✅ 適合對象:
毛囊資源充足、期望長出真髮者
髮線或局部稀疏希望重建

💡 原理:
將後枕部的健康毛囊,移植到稀疏部位,等待生長。
⚠️ 注意事項:
效果需等半年至一年才明顯
成活率、費用與醫師技術息息相關
術後需護理,否則非移植部位仍會持續掉髮
🧠 方法五:SMP紋髮(視覺髮量管理)
✅ 適合對象:
想要快速改善髮量外觀
不想吃藥、不適合植髮者
頭頂稀疏、M型禿、髮際線不對稱、疤痕遮蓋
💡 原理:
透過專業技術,將色乳點繪製頭皮表層,模擬毛囊外觀,讓視覺看起來濃密有型。
⭐ 優勢:
效果即時、無恢復期
幾乎每個人都適用,不受體質影響
可客製設計髮際線、密度與漸層感
🌱 方法六:科技育髮 / 頭皮養護
✅ 適合對象:
頭皮容易出油、頭皮屑、敏感
想從根本養護頭皮、穩定髮量
想補足飲食與生活壓力導致的落髮問題
💡 原理:
透過深層清潔、頭皮導入(如外泌體、胜肽)、雷射活化,改善頭皮環境。
⭐ 優勢:
無創、舒適,搭配日常生活進行
可依不同頭皮狀況給予對應保養建議
可作為植髮或SMP前後的輔助保養